繼上篇~我很疑惑~~~何謂黃體素不足 我就上網找了資訊
何謂黃體素及黃體素不足?
婦女每月月經來潮起,左、右兩邊卵巢的濾泡(又稱卵泡)就會受腦下垂體分泌之大量性腺刺激激素(主要為FSH及LH)刺激開始長大發育,當發育至月經中 期,約第14-16天時,濾泡成熟並排卵(此時濾泡大小約為2.0-3.0公分左右),濾泡內含數以萬計的濾泡細胞,卵子一經排出後這些濾泡細胞就轉換為黃體細胞(因為顏色為黃色所以又稱黃體),它分泌的即是黃體素(Progesterone 簡稱為PRG或P4又稱助孕素)
黃體素又稱助孕素,顧名思義乃協助受孕之意,也就是說黃體素有創造一個較適合胚胎著床的子宮內膜環境,以利胚胎著床.黃體素是在排卵後由黃體所分泌的,目的在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以便在受孕時,能提供胚胎一個良好的發育、成長。
懷孕時,受到胎盤所分泌的人類絨毛膜刺激激素(hcG) 刺激,而分泌黃體素。
因此 在懷孕後,黃體能繼續提供黃體素,如此可以維持 到受孕後的九週,之後,黃體即萎縮,黃體素則由胎盤分泌。
因此,黃體期若不足受孕及正常的懷孕就無法維持,而如果沒有懷孕時,黃體素則可以讓子宮內膜有良好的分化、脫落,形成月經。
因此在沒有受孕的情況下,黃體素不足會造成月經週期變短,甚至在月經未正式來臨前,就會出現點狀出血
黃體素不足常見原因有
-
卵巢不排卵
-
濾泡品質不良
-
黃體有缺陷
-
使用刺激排卵藥物
-
使用合成之黃體素,導致LH(黃體刺激素)分泌減少
-
高泌乳激素症
-
內因性LH分泌不足
-
環境壓力
黃體素不足常見症狀有
-
月經不規則
-
高溫期只有8-10天不易受孕
-
經血過多
-
情緒易激動
-
沮喪
-
疲勞
-
腹脹
-
水腫
-
乳房疼痛
-
頭痛
-
經前症候群
-
失眠
-
甲狀腺功能異常
-
肥胖
黃體素是否足夠的測量方式,最簡單且準確的方式就是排完卵後第5-7天抽血檢驗,如果有測量基礎體溫的習慣,會發現高溫期不理想,始終都停在ov<24或攝氏溫度小於36.7℃,或基礎體溫高溫期少於12-14天(光憑此點來判斷有時會有誤差,建議還是驗血較準確)
黃體功能不足通常使用合成的黃體素或是調經藥物如避孕藥即可改善,但是長期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
出處:
結語:
不過看看黃體素不足的症狀好像又不是很符合,所以我也搞不清楚了,再一直不成功下去,真的要好好檢查一番了!!!